您的位置: 首页 - 师大新闻 - 媒体师大 - 正文

人民日报 2023-03-28 少数民族乐器在昆明这个博物馆里“活”起来

2023-03-28  

博物馆里的展品,不光能看,还能演奏。这个博物馆就是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的中国—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。

作为国内第一家以西南各省少数民族乐器展陈为主,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特色乐器的博物馆,中国—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(以下简称“陈列馆”)分门别类展示300多件少数民族乐器、200多件南亚东南亚国家特色乐器。

其中,既有苗族、侗族的芦笙,彝族的二胡、四弦,拉祜族、佤族、傈僳族的葫芦笙,土家族、苗族的唢呐等很多人听过的乐器,也有佤族的沃、筚欧,景颇族的筚总,傣族的筚咻,彝族的菲力,哈尼族的梅巴、拉比,傈僳族的笛哩突等少有人了解的乐器,还有印度尼西亚安格隆、印度塔布拉鼓、尼泊尔小萨朗吉琴、老挝排笙、缅甸弯琴等来自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乐器。

馆里的藏品,除部分由民间艺人、云南师范大学教师、校友捐赠外,大部分都是学校音乐舞蹈学院教授杨琛和团队在田野考察时收集的。今年2月,杨琛带着研究生来到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娜妥坝村,采录用新制佤族乐器“得”“筚呀姆”演奏的《孤儿调》《舞蹈调》等。“得”“筚呀姆”的制作者,是能制作8种以上乐器的“宝藏大爷”——佤族艺人岩聪。这已经是杨琛第三次拜访岩聪,岩聪和他说:“(以后)我不在了,就靠你们年轻人来宣传了。”

包括岩聪在内,10年里,杨琛和团队走访云南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寨,拜访200多位名民间艺人,收集300多件少数民族乐器,其中有不少濒临“灭绝”的乐器。除了原生性、丰富性,杨琛更感受到少数民族乐器传承的紧迫性。不仅要完成对少数民族乐器的选材、制作技艺、演奏和民间艺人访谈的数字化采集,杨琛更想把这些乐器收集起来、展示出来,让更多人看到、听到、感受到。

2022年底,利用音乐舞蹈学院教学楼一楼公共空间打造的陈列馆开放了,每个上下课的师生都会路过。有人看到没见过的乐器,会停下脚步仔细端详;有人看到熟悉的乐器,会兴之所至拿起演奏。

藏品中,瑶族芦笙、多管瑶族芦笙、汉族渔鼓、瑶族长鼓、壮族骨胡这5件乐器,来自广西瑶族非遗音乐舞蹈传承人徐维笙。给陈列馆捐赠乐器时,徐维笙给师生详细讲解每件乐器的制作工艺和广西瑶族民歌、舞蹈、仪式音乐等。杨琛说:“民间艺人都特别淳朴。田野调研时,有的民间艺人聊着聊着就要把乐器送给我们。这些少数民族乐器也许卖不了多少钱,但它们承载的音乐文化,无法用金钱衡量。”

除了展示陈列500多件乐器,陈列馆更成了课堂。学生不仅可以看到乐器实物,还能看到民间艺人演奏它们的样子,听到它们的声音。这种直观感受,对认识乐器、感受音乐非常有帮助。学院研究生胡艳阳甚至围绕陈列馆乐器策展,撰写了论文。最近,杨琛和学生还尝试通过直播,让更多人看到陈列馆,认识、了解西南各省丰富的少数民族乐器。

音乐文化遗产是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的融合。我国音乐文明史源远流长,积淀的音乐文化遗产尤为丰富。陈列馆通过让散落各地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文化遗产汇集起来,搭建起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研究的平台,不仅发挥音乐文化遗产教育价值,也推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,让“濒危”的少数民族乐器“活”起来。

记者:李思凡

摄影:李思凡 受访者供图

编辑:杨艳萍

审核:余苏晏



上一条: 昆明日报 2023-03-28 少数民族乐器在昆明这个博物馆里“活”起来 下一条: 中国新闻网 2023-03-27 云师大教授十年收集三百余件民族乐器:留住这些“天籁之音”

【 关闭】

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
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、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.

地址:呈贡主校区: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 邮编:650500
一二·一西南联大校区:昆明市一二·一大街298号 邮编:650092